说起范佛里特弹药量,这东西在军事史上挺出名的,基本上就是美军在朝鲜战争里玩命砸炮弹的代名词。那个时候,美国工业底子厚,生产能力跟得上,范佛里特这个人在战场上就敢这么干。现在呢,美国想再来一次都费劲了,炮弹产量上不去,库存也快见底了。咱们一步步聊聊这事儿,从哪儿来的,到现在怎么回事儿,为什么美国玩不转了。 先说说这个范佛里特是谁。他叫詹姆斯·阿尔沃德·范佛里特,1892年3月19日生在新泽西州。1911年进西点军校,1915年毕业,当了步兵少尉。他的同学里有艾森豪威尔和布拉德利,这些人后来都成大将。一战时,他去法国指挥机枪连,1918年在默兹-阿尔贡战役里负伤,还拿了银星勋章。二战爆发后,他升得快,1944年诺曼底登陆指挥第四步兵师第八团,之后在突出部战役领导第九十师。战后,他去希腊当军事顾问。1951年4月22日,他接替李奇微,当上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,那时候他59岁。1953年6月退役,回佛罗里达农场养老,到1992年9月23日去世,活了100岁,是美军最长寿的将领之一。 这种打法靠的是美国当时的工业实力。二战时,美国有85家炮弹工厂,产量每月几百万发。朝鲜战争时,这底子还在,支撑了范佛里特的战术。但上甘岭没拿下,志愿军守住了,美军开始反思。范佛里特退役后,这事儿就成了历史教训。 现在跳到2025年,美国炮弹生产啥样了?到2022年3月前,每月155毫米炮弹才14000枚,连范佛里特一轮齐射都不够。俄乌冲突后,美国想援助乌克兰,计划把产量提到每月80000枚,后来调整到2025年4月75000枚,年底100000枚。但实际呢,2025年中期产量勉强40000枚左右,没达到目标。新工厂在阿肯色州卡姆登和堪萨斯州开工,通用动力管理,但进度慢,军方考虑换承包商。现有工厂就几家:宾夕法尼亚的威尔克斯-巴里和斯克兰顿、弗吉尼亚的拉德福德、田纳西的霍尔斯顿、爱达荷的波卡特洛。这些地方设备还是二战老古董,切割加热锻造全靠80年前的机床。国会批了31亿美元升级,但建厂周期长,工人不好找。 为什么这么拉胯?美国制造业GDP占比才11%,年轻人不爱干体力活,金融科技赚钱轻松,谁去工厂?二战时工厂遍地,现在缩水严重。援助乌克兰累计200万发炮弹,基本清空美军库存。这数量只够上甘岭一次战役。北约盟国每月产量没超50000枚,大家都捉襟见肘。2025年,美国军方说要产100万枚以上,但老机床故障多,生产线效率低。俄乌战线2000多公里,一年多才用200万发,上甘岭3.7平方公里43天190万发,那密度现在谁复制得了?
再深挖原因,美国从冷战后就开始拆工业。苏联没了,军工产能故意缩减,工厂关门,供应链外移。结果现在打仗需求上来,补不回。乌克兰援助超700亿,大部分军火,但生产跟不上。捷克领头的弹药计划2025年给乌克兰85万发,但新政府可能冻结。美军自己训练还得用弹药,库存重建慢。专家说,这暴露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弱点,短视政策导致产能不足。 想想二战,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,中国才60万吨。现在美国钢产全球占比降了,炮弹也一样。范佛里特时代,美国是世界兵工厂,现在残影都不剩。未来呢?军方目标2025年底100000枚,但延迟常见。北约总产量低,西方整体打不起范佛里特弹药量。或许某天,新力量在战场上秀一把真正的火力密度。 这事儿接地气地说,美国当年靠工业底子横,现在底子薄了,玩不起大场面。范佛里特弹药量成了历史,不是不想用,是真没那能力。制造业衰退不是一朝一夕,工人断代、设备老化、外包供应链,全是坑。援助乌克兰暴露问题,美军库存空虚,训练都受影响。北约凑一起,每月5万发,够干啥?上甘岭那密度,换现在,估计开头就卡壳。 范佛里特本人呢,退役后在农场安静过日子,偶尔回忆战场,但他的战术在美国内部争议大。国会批评浪费,媒体讽刺狂人。他儿子在朝鲜战死,开B-26轰炸机被击落,这事儿让他谈判时要人,但尸骨无存。他火力猛,可能有个人因素,但战术本质是靠工业碾压。现在美国工业不给力,碾压不了了。
从铁三角到上甘岭,范佛里特砸弹药砸出名堂,但也砸出美军后勤压力。第八集团军用掉全年采购一半,补给船港口堆积,仓库告急。现在援助乌克兰,类似问题重现,库存200万发没了,生产追不上。2025年新厂投产,但管理乱,承包商可能换。军方审视预算,6亿用于新壳体,但周期长。 制造业占比11%,这数字说明问题。美国人爱轻松钱,工厂招工难。熟练工不是短期培训出来的,二战时工人遍地,现在断层。设备升级31亿,但钱不是万能,供应链依赖海外,高端弹药更麻烦。 俄乌冲突让美国醒悟,但动作慢。计划100000枚/月,实际40000,差距大。北约总产能低,欧洲也缩水。范佛里特弹药量象征过去巅峰,现在是历史。美国想重现,得从头建工业链条,难。 这不光军工问题,是国家实力缩影。二战美国产值1507亿,中国574亿。现在中国工业升,美国降。范佛里特时代没了,美国打不起那弹药量。未来战场,或许别人演示啥叫真火力。
聊到这儿,范佛里特弹药量真成绝唱。美国从工厂85家到5家,从每月百万到万把,衰退明显。援助乌克兰清库存,暴露弱点。2025年产量目标推迟,新厂开工但故障多。工人短缺,设备老,制造业11%占比,全是根源。 范佛里特一生军旅,从一战到朝鲜,指挥多仗。但他的弹药战术,现在看是工业产物。没了工业支撑,就剩回忆。他退役后活到100,见过美军巅峰,也没见衰落。或许他要活着,会摇头。 总之,美国打不起范佛里特弹药量了。这不是夸张,是事实。历史转圈,工业决定一切。现在西方整体产能低,未来谁知道。范佛里特弹药量,永成历史。
中金汇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