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知道铁蛋白降低
会导致缺铁性贫血
但您是否知道
铁蛋白异常且持续升高
同样隐藏健康危机?
临床上,铁蛋白升高常常会让人首先联想到肿瘤,从而进行相关排查,但有时可能会忽略另一种虽不常见却非常重要的病因: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(HH)。日前,南京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张学忠就接连接诊铁蛋白异常患者,由此揭开了一种罕见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的神秘面纱。
众所周知,铁,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,也是细胞生长与繁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。而铁蛋白,就像是人体内的一座“铁仓库”,负责储存多余铁质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约有4000毫克铁,其中四分之一储存在铁蛋白中。因此,铁蛋白水平可以直接反映人体铁储存的情况。
展开剩余84%“这位患者来的时候,除了铁蛋白超标18倍,身体没有任何不适……”回忆起接诊一幕,张学忠主任依然记忆犹新。他介绍,患者李先生体检中发现铁蛋白水平高达5417 ng/ml(正常值<300 ng/ml),超出正常值十几倍!
然而,进一步的检查却呈现出看似矛盾的结果: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竟显示正常,肿瘤标志物和全身PET-CT检查也未见异常。线索似乎中断了,但真相藏在基因里。随后的血色病基因检测揭示了答案:患者的HFE基因存在突变(Exon2: c.340+4T>C,杂合型)。更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家系调查发现,患者的父母、子女均存在同一基因、同一位点的突变:其父亲为纯合型突变,母亲、儿女均为杂合型突变。
在中国,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本身就很罕见,而患者父母双方都携带了致病基因,这种情况堪称“罕见中的罕见”。张学忠说,对于铁蛋白升高,特别数值在300~1000 ng/ml之间是容易被人忽视的“灰色地带”,应注意排除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。
专家破案
管理铁的“总开关”失灵所致
张学忠主任介绍,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是一种常被忽略或误诊的遗传性疾病,也叫作“血色病”,是由于铁调节相关基因变异所导致的铁代谢障碍性疾病。此时,因不能有效调控肠道对饮食中铁的吸收,导致过多的铁被吸收入血并沉积在肝脏、心脏、胰腺、性腺、关节及皮肤等器官并导致相应的多系统损害。
人体内有个管理铁的“总开关”,一种叫铁调素的激素。它的工作是阻止身体吸收过多的铁。当体内铁够了,它就“关闭”肠道和细胞里的“铁通道”,停止吸铁;当铁不够了,它就“打开”通道,多吸收一点。而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的核心问题,就是这个“总开关”失灵了,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铁调素不足或其信号通路失效。结果就是,肠道一直在吸收铁,细胞也在不停释放铁,导致大量的铁堆积在肝脏、心脏等器官中,最终造成器官损伤。
由于血色病在青少年时期可无任何症状(2型血色病除外),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阶段、铁过载程度以及受累器官损伤程度。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和关节疼痛,其他常见表现包括:皮肤色素沉着、肝脏肿大及转氨酶升高等。此外,还可以出现糖尿病、性腺功能减退或垂体功能减退等。
不过,张主任提醒,只要早防早治,该病是可以控制的,尤其是对于铁蛋白水平 >1000 ng/ml的应及时治疗, 通过长期、规范、有效的祛铁治疗,比如定期献血、放血疗法、输液等,降低铁过载所致的脏器功能损害,避免心衰、肝衰等,延长患者生存期、提高生活质量。
名院名科——血液内科
南京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是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,江苏省血液病专科联盟理事单位,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。目前,科室共有12名医师、15名护士、3名技师和1名研究员。医师队伍中,高级职称4人、中级职称5人、初级职称3人,博士后2名、博士4人、硕士4人。
科室设有病床48张,年均住院患者约2000余名,门诊量达12000余人次。拥有独立的实验室,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诊断技术,能够准确诊断各类血液疾病,并帮扶周边多家二级医院的血液病诊疗。近年来,科室开展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、CAR-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、脐血间充质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项新技术。
科室共发表包括SCI在内的科研论文一百余篇、参与编写和出版著作3部,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课题14项,获得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奖、江苏医学科技奖等各类奖项4项。
专家简介
张学忠
南京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、主任医师,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、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感染学组副组长、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血液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、江苏省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、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委员、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和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江苏省研究型医院白血病和MDS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江苏省科普演讲专家等。
从事血液病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,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治,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,发表学术论著60余篇。
长乐路院区专家门诊时间:周一上午
河西院区专家门诊时间:周二上午、周五上午
↑↑↑
在线预约挂号
来源:学习强国、南京晨报
编排:刘春兴 张炜琳
校对:沈新梅 单申生
审核:张学忠 曹慧慧
发布于:江苏省中金汇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